金沙国际 网址js7779国古代农业发达,为了不违农时。远古就有天文的观测和纪录,而历代帝王又莫不以“祀天”与“测天”为重要仪礼。所以天文气象仪器既是工具,又代表一个朝代的礼器。铸造黄铜是制造仪器的主要工艺.天文仪器的制造往往可以代表当时的铸造工艺技术水平。
西汉时期天文仪器制作的兴起,根据文书的记载,汉代开始就出现了不少天文学家制作的天文仪器。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浑天仪大约在公元前110年一公元前l04年之间,西汉武帝时巴郡(今四川巴中),曾用浑天仪(或叫浑仪)观测日月星辰。宣帝时另一位学者耿寿昌铸铜为仪象,东汉和帝十五年(公元103年)贾逵制成黄道铜仪,都是最早使用黄铜铸造天文仪器的人。
世界最早的地震仪
根据刘宋时范哗的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记载:“阳嘉元年(公元132年)复造候风地动仪,以精铜铸成。圆径八尺,合盖隆起,形似酒樽。式鹕彻 网址js7779宰纳焦砟袷拗巍V杏卸贾傍形八道,施关发机。外有八龙,口衔铜珠,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其牙机巧制皆隐在樽中。覆盖周密无际,如有地动,樽则振,龙机发吐九,而蟾蜍衔之,振声激扬,伺者因以觉之。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。寻其方向,乃知地震之所在。验之以事,契合若神”。张衡在东汉顺帝阳嘉元年(公元132年)创制的这台地动仪是世界最早的地震仪器,系青铜铸造,实物已不存在了。王振铎依据文献记载,并参照物体惯性原理,复原制成实物模型,现陈列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。 复原的地震仪,直径约1.94米,体高2.72米。仪体中央立一根铜栓,叫做“都拄”,这是最关键的部件,也是近代地震仪中倒立式震摆的祖型。围绕都栓有八条滑道,称为八道。遇到地震波时,都柱倾倒,落人道中。八道中装有八组受都柱推动的杠杆,叫做牙机或旋关发机。仪体外面上部有八条龙形铸件固定在八个方向。入组杠杆穿过仪体,连接龙头上领,龙口各含铜丸一个。龙头下方放置向上张口的八个铜青蛙(即蟾蜍),当都柱倾倒,推动牙机和杠杆恢龙头张开上顿时,龙口所合铜丸使自动落入下方铜蛙口中,击出声响,报知某一方向发生了地震。以上文章有天工铜雕编辑整理,网址/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,谢谢合作。
据学考证,张衡利用了力学上的惯性原理,制造出了地震仪。正是利用了“都柱”起到的惯性摆动的作用。同时张衡对地震波的传播和方向性也一定有深入的了解,地动仪的发明在当时来说是十分了不起的,而欧洲直到1880年,才制成与此类似的仪器,比起张衡的发明足足晚了一千七百多年。可见古代的制造业及铸造技术的水平之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