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人的形象大为丰富,数量增多,出现了武士、侍从、伎乐、舞人等各种不同社会地位的形象,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前进了一步,铸铜人物雕塑手法逐渐摆脱程式化,形象写实、生动。
2、雕塑材料的使用更加广泛。青铜、金、银、铅、陶、玉、石、牙、骨、木等不同质材各尽其长,而且出现综合使用的趋向。各种材料的制造工艺也有新的发展,如青铜工艺分铸、焊接等技艺的发展,失蜡法的应用,错金银等镶嵌技艺的风行,使作品的制作竞求奇巧华美。
3、主要有偶人和作为器物装饰的人形支架、器座及小型佩饰等。铸铜人物雕塑偶人又称相人、像人,以青铜、陶、木等不同材料做成,其中主要是俑。春秋后期俑在各地普遍出现。河南洛阳金村东周墓还出土过银俑,戴弁,着窄袖短袍,系带,缠行□。有人认为是胡人形象,其造型水平较高。另外还有连同活动环境表现的俑群。如浙江绍兴坡塘战国墓所出青铜伎乐铜屋,有男女裸体6人持乐器在屋内演奏,铜屋顶上矗立柱,柱头铸一大鸟,推测可能与古越人的图腾信仰或宗教习俗有关。